首页 北方秋天的童话文集 下章
南行记之四
 小时候就知道我们有最大的两条⺟亲河——长江与⻩河。听老师讲⻩河说长江看那花绿的图片读那些文字,曾起我无尽的向往,那时就想,如果有机会真正站在这些大河大江边上看一看听一听,那番豪气万丈,那种心怀,那种英雄气概,想想就出神就觉得饭不香糖不甜,这般牵念萦绕心头多年,几乎就成了一桩心事。1991年在延川实习时有同学撺掇大家去⻩河边玩玩,看望看望⺟亲,领略大河气势以为我们即将到来的千古事业壮个行⾊。我是第一个极力赞成的,于是大家就去了,奔波大半天,终于找到了⺟亲的家。但是很意外,应该说不是失望,只是太意外了,⺟亲不是我想象中的⺟亲,⺟亲是个老⺟亲,感觉很憔悴很苍老,河面倒也行得船够宽阔,只是没有想象中的气势“⻩河之⽔天上来”的神韵哪去了?同学们也议论说看见的不如听到的。不过想想⺟亲⻩河横贯万里,泽被众生,倒也得了安慰,见过⻩河的复杂心情更发了想去看长江的冲动或者是不安。此次南来,正有机会得见长江风貌,虽然自己经历了岁月沧桑,但那种单纯的执着却是没变的。

 重庆夏季是不能见光的,见了光也就着了火,虽然在我要出去的时候火已经着了,可是对长江的急切并没有因火着而退却,一气奔到朝天门码头,站在广场边看长江,大江就在码头下。朝天门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两江并流,加之现在是汛期,气势应该更大。但是,灰⾊的空气中的长江先⼊眼的是排列于码头边的几队船,知的人说那些船都是餐馆,是供游人吃鱼用的,吃的是长江鱼,不过呢,好象也不怎么热闹,没多少人在船上。再看江中,行船甚少,不是我想象中那般码头繁忙景象。⽔面很开阔,下游不远处正在兴建的一座新式大桥的轮廓站在⽔中,也将‮大巨‬的影子映在⽔面,本来完整的⽔面被横隔开了,使得“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变成了“惟见桥墩⽔中立”想要再远望些,但空气模糊,已经很难达到极目了。长江两岸,林立的各⾊建筑遍布,从另一角度看,倒也是风景,但总缺了浩淼烟波的气势,缺了我想象中的神韵。看来我是个俗人,两条⺟亲河,都没能看出最理想的风景,我的境界还不能达到从无中看有,从静中看动,从平淡中升华,缺乏诗意和浪漫,不能达到心领神会。以前飘摇过渤海,曾感慨海之广阔,追随海船的海鸥展翅,我立于甲板,神思的是遥远的梦;登华山,脚踏万步,⾝至⾼处,远眺无限平原,念天地之悠悠,纵眼峡⾕,感造物神奇。如今站在长江边上,并无动或感念,只是在看,如今,怎么就领会不到这长⽔之神了呢?是我自己被了世界的俗气还是长江少了些什么?《⽔经注》里郦道元描述长江为“夏⽔襄陵,沿泝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那是一种极清慡的环境,此外古代文人学士,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曾描述和赞美这‮国中‬第一大江。但我现在见的却是灰⾊调,空气是灰⾊的,⽔面是灰⾊的,天空是灰⾊的,两山是灰绿的,就好象一个不⾼明的画家调错了⾊板后做出来的一幅拙劣作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看不懂这神往多年的壮丽呢?想来或者是我选择了个不合适的时间看平⽇神勇的景⾊,或者是选了个不恰当的地点看这南国壮丽了吧。我猜想,看长江,不应当在城市的当间,而应该在远离城市的纯自然里,但是我又模糊不清什么地方才会有最美丽的风景,亦或别人眼里的风景不是我的风景,可惜机缘不巧,琐碎杂务⾝,我已经没有时间换角度欣赏了,也因为我已经走进俗人之列了。好象确实如此,实在是遗憾。或者是要想长江始终清慡,成为风景的风景,城市就不该放在长江边上。但是,恐怕没有人为了一份清慡而同意这种道理。当我顺口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边一个好象意趣満怀的人的时候,他说你傻不傻,真是呆子,要是那样,还要长江⼲什么。也真是的,如果长江不能为我们所用,不能润泽人类,如果它只是一条长⽔就那么流淌,它的象征⾼尚的⺟亲的名誉是不是也就没了呢?这就如华山与终南山,虽然同样⾼度的山,它们在我们的心中口中地位大不相同一样。

 没看懂长江,实在遗憾,我已是俗人!  m.mDUxS.cOm
上章 北方秋天的童话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