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amboomark文集 下章
怀念父亲
 清明将近的天气,雨就多了起来。而今年的雨较之往些年,要多得多。看看霾的天气,仿佛和⽗亲离去的那天有几分的相似。

 我们一家三口,驱车近百里赶到墓地,去祭奠我的⽗亲。记得往年的这个节令,也是雨⽔蒙的⽇子。

 ⽗亲和祖⺟的墓地在半山间,显得寂寥而冷清。⽗亲的坟上长了一些不知名的乔木,前面长満了野茶树。清明前的茶叶应该极好,可因为野茶无人修剪,显得凌、颓废。

 儿子问我:“妈妈,这里面是谁?”“这是我的⽗亲,旁边的是我的。”我说。“那为什么不立一个碑呢?”儿子说。“哦,碑永远都在妈妈的心中。”我说“等到舅舅回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来立碑。”

 我知道孩子不明⽩,因为来得时候我才跟他说起我的⽗亲。以前他不知道,他现在称之为“外公”的是我的继⽗。

 ⽗亲在四十九岁那年,将剪刀放在热⽔里煮了煮,然后就一剪刀剪断了连接我和⺟亲的脐带。因为是个女孩,⺟亲很难过,而我的⽗亲却是这样安慰了⺟亲:“男孩女孩一个样。”

 在这个家里,我排行最小。⽗亲不喜说话,沉沉地菗着旱烟的样子总是定格在我幼年的记忆中。因为家里孩子多,种田的劳苦就庒在了⽗亲的肩头。而他年轻的时候没有种过田,对于一些田里的活计就搞不清楚。但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学会耕种,然后硬是拉上比我大四岁的哥哥进行劳动,于是少年的哥哥便有些不満。多年之后,做了⽗亲的他,终于明⽩了⽗亲的无奈。

 ⽗亲似乎从来没有夸奖过我,对于⽗亲的生活,我知道的竟然少得可怜。只知道他帮隔壁的孤寡老人郭婆婆挑了近二十年的⽔,只知道为了给我同⺟异⽗的哥哥看病,他跑到无锡的大姑⺟家,去问我的大姑⺟借钱。大姑⺟说:“傻子事体,帮拖油瓶借钱看病?门都没有。”⽗亲灰溜溜地回到家里,看着我的大哥病体绵的样子,马不停蹄地赶到我的二姑家,死乞⽩赖地问自己的妹妹开口。于是,我腿脚不好的二姑,卖了五百斤粮食,凑到三百元钱借给了⽗亲。

 我和⽗亲第一次像模像样的谈是我读五年级的时候。端午将近的时候,天一直在下雨,门口的⽔渐渐地越涨越⾼,我对⽗亲说:“爸,天这样下下去,会发大⽔哦。”⽗亲说:“不会的,年年都是这样,⽔会退的。”我也希望⽔会退去,可是半夜两点多钟,⽗亲把我叫起来。我才发现,我的家已经在前后夹击的⽔流之中。于是,⽗⺟亲和我就这样开始了抢救家中仅有可怜的资产活动。在呼天抢地无用的情况下,我的家,只剩下了一堵墙。⽗亲的苍老在那一刻就明显了起来,而后的⽇子,⽗亲将我看作了一个大人,⽗亲也愈见沉默。

 过后的第二年,⽗亲病了。⽗亲的病来得匆忙,他自己认为没事,去溧看了几次,说是我近房的叔叔在城里的医院工作呢。然后自己又找了几个偏方来喝,他始终认为自己没事。可是,人憔悴得厉害,瘦得⽪包骨头。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为了给⽗亲散心,我将奖到的电影票给了⽗亲,请他去看电影。他看完后非常⾼兴,连连夸我“孝顺”可是不久,他的病使他倒。我走进租住的房子,觉得四周很可怕。⽗亲此时听到门外有个相面的人在叫唤:“相面啰,相面啰,不准不要钱。”⽗亲慢慢移步出来,对相面的人说:“来,帮我家的小丫头相一个。”相面的看着说着,然后⽗亲拿出五元钱:“相得好,不要找了。”我提醒⽗亲,别人相面只要两元钱。那时候的⽗亲信地认为我今后的生活就会如愿以偿。事后,我悲哀地发现相面的內容是那么的千篇一律,我深为⽗亲的那五元钱叫屈。

 一次周六中午,我放学回家,发现⽗亲在上呻昑着,其他的人都⼲活去了。蚕的大眠就要开口了,哥哥和⺟亲都去了桑树地。我问⽗亲:“要不带您到医院看看?”⽗亲衰老地点头,于是我用板车拉着他踏上去医院的路。

 翻过了一道小山梁,又来了一道山梁。十五岁的我有些吃力,而我不敢懈怠。⽗亲说:“歇一歇,快歇一歇。”我真的有点累,歇了歇。⽗亲突然问:“我是不是很重?”看着我被病魔‮磨折‬得瘦弱的⽗亲,我说:“不重,一点都不重。”⽗亲吁了一口气,说:“那我肯定不要紧,因为老人们常说,人要死的时候会特别重。”我不噤潸然。

 这件事过后靠近一个月的光景,⽗亲就在那中秋渐远的时候越来越虚弱。然后,伴随着拉扯孩子的劳累悄然离去。

 从生病到离开,半年的时间几乎都没到。

 ⽗亲就这样走了,仿佛还在昨天,可是事实上已经走了将近二十四年。

 我凝视着眼前的墓地,往昔的⽇子就这样在我的记忆中闪现。清明的时节,⽗亲,你门前的茶树竟然这样的年轻。不知道在遥远的地方,你亲手种的霸王草还是那么的葳蕤么?你曾经把犁的长満老茧的手还是那样布満伤痕么?

 ⽗亲,在你的门前,我为你燃起一堆篝火,将一叠叠纸钱送给你,让你在远方不再贫困,不再被病魔纠

 随风起舞的纸钱,请将我的怀念轻轻地捎给我的⽗亲。  M.MduXs.CoM
上章 bamboomark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