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雅斋主文集 下章
从市长接待日“火”了想到的
 前天(3月20⽇),昆明市首个“‮长市‬接待⽇”举行。当天,从上午9时开始,昆明市‮长市‬张祖林,副‮长市‬杨宁、梁晓⾕、杜敏,就在市体育场设立的各自的接待室分别接待来访群众。据昆明市信访局副局长介绍,20⽇一大早,来访群众就在昆明市体育馆排成长队,据估计来访群众有2000多人。为此,今天的《‮民人‬⽇报》以“昆明首个‮长市‬接待⽇‘火’了”的醒目标题予以报道。

 首开省会城市‮长市‬接待⽇先河,并⾝体力行,据说,这是网友颇有争议也颇具个的新任昆明市市委‮记书‬仇和在昆明上任后烧的一把火(第一把火是在报纸上公开公布昆明市所有‮员官‬的电话号码、整顿开会纪律)。‮民人‬
‮府政‬的‮长市‬与市民面对面接触流,直接与老百姓对话,倾听群众呼声,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为什么‮长市‬接待⽇却会“火”起来?对此,它给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正如该报道所附的点评中指出的那样“通过首个‘‮长市‬接待⽇’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平常的工作中,一些基层组织的办事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还有许多不⾜。这样的方式也反映出,有些老百姓平时没有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常规方式无法解决,只好寄希望于‮长市‬。”

 “‘‮长市‬接待⽇’让人感觉到矛盾的意味,一方面说明‮长市‬对工作负责,关心民生,一方面说明当地‮府政‬部门服务⽔平尚待提⾼。从接待⽇的准备情况看,接待场所选在体育馆、接待人数受到控制,说明‮长市‬早已料到接待⽇之‘盛况’,这从侧面证明,‮长市‬其实了解下面各部门的工作情况。”

 其实,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国全‬各地都像昆明市一样真正的搞“‮长市‬接待⽇”说不定都会非常的“火”因为昆明市老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有地方可能更加突出。从等待接访的群众的照片上看,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多数属于弱势群体,找不到诉求的方式,只能求见‮长市‬,期待“青天大老爷”给他们做主。

 从以上对昆明‮长市‬接待⽇的“火”的点评来看,还是比较客观也很“温柔”的。可我在想,如果老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平⽇里通过正当渠道得到解决了,还会有那么多人去拜见青天大老爷们吗?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还需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反映民众的诉求吗?其实,‮长市‬接待⽇的“火”恰恰暴露出我们‮府政‬的某些机关、某些食‮民人‬俸禄“公仆”的“寒”!我们的‮府政‬机构,我们的公务员究竟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治理社会、为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不是应该从‮长市‬接待⽇的“火”中引起深思?

 假如哪一天‮国全‬都搞“‮长市‬接待⽇”我倒真心希望这样的“‮长市‬接待⽇”都门可落雀,而不要“人流涌动”“十分火爆”才好!  M.MdUXs.CoM
上章 博雅斋主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