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火激遇文集 下章
避孕忧患
 现实篇

 舂节前我们报社去某社区扶贫,在该社区的墙上我看到了七张‮孕避‬宣传画。才头一回知道‮孕避‬原来有七种手段,分别是‮孕避‬套,‮孕避‬环,‮孕避‬药,‮孕避‬针,‮全安‬期测算,⽪下埋植,绝育手术。按说我当记者的应以见多识广见长,可如此系统地了解了‮孕避‬的七种手段竟然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里面就有问题。

 回到单位后,我以谁能说齐‮孕避‬的七种手段为题搞了个随机调查,结果无一人能说全。新闻界人士学识最杂,触觉最灵敏,竟也说不全这‮孕避‬方法,普通人的‮孕避‬知识就更是少得可怜了。我在细致调查之后得出推论,除非是计生专业人员和医护从业人士。普通人真就说不全这‮孕避‬的七种方法。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地一省人的‮孕避‬常识的现实,恐怕也是全‮国中‬人的‮孕避‬常识的现实,就是绝大多数人都对‮孕避‬稀里糊涂的现实。

 贻害篇

 一说到此,我就不能不联想起前一阵子,我们报社曾经搞过的一个调查,在妇科诊所里,来做人工流产的⺟亲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少女,在此我无意去进行道德追踪,只是从‮孕避‬方面来说,这些少女如果稍有些‮孕避‬常识,也不至于到诊所里去遭那份洋罪。

 我在调查的时候,一个开诊所的中年妇女对我说:“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子都‮孕怀‬6个月了,胎儿都发育得很大了,还成功地在我这里进行了引产(人流手段的一种。)这个妇科大夫说此话的初衷是吹嘘自己手段⾼明。但是我总觉得她是拿一对⺟子的生命来开玩笑。并怀疑她的诊所没有行医执照。因为据正规医院的妇科大夫说,‮孕怀‬几个月还做人流有生命危险。后来,我又暗访一个妇科诊所的时候,另一位大夫说的事情更加骇人听闻,她说有一回一个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女生到她这里做完人流之后,第二天照常上学去了。我想你这庸医说的轻松,那女孩子也许已经落下了终生挥之不去的病痛。

 糊涂啊!因为对‮孕避‬知识和‮孕避‬手段的糊涂害了多少人啊!以上是针对未成年人说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有很多孩子是“意外”出生的。一旦“意外”‮孕怀‬,要之不愿,弃之难舍,徒添了很多烦恼。

 刨

 ‮孕避‬这事绝非小事,往小说关系到家庭生活,往大说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不噤追问,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对‮孕避‬常识稀里糊涂的呢?

 是有关部门宣传不够吗?不是也是。为什么说不是呢,就拿我开头举的例子来说,‮孕避‬手段宣传都进社区了怎么能说宣传不够呢由此扩展开来,在每个社区,乃至每个企事业单位的工会都有专职计划生育的人员。宣传不能说不够。

 为什么说也是呢?毕竟我是作为“上级‮导领‬”到社区去扶贫的时候,无意之间才看到那些‮孕避‬宣传画。平时社区是否有经常地针对育龄人员,走进家庭的‮孕避‬常识宣传呢?我曾经⼊户问过不少居民。回答是:没有。就我本人来说,也正值育龄,也是我所居住社区的一员,但却从未有社区或者别的部门给派一个搞计划生育的人员给我宣传过‮孕避‬知识。这就说明有关部门宣传的是不够。

 印象最深的是市计生委有一回搞活动。好象一年也就是搞这么一次纪念活动,宣传手段是在街边摆了三块黑板报,然后在桌上放了一堆‮孕避‬套。说是向市民免费发放,结果电视台的记者录完几个发‮孕避‬套的镜头之后,‮孕避‬套就不再发了,任你挤破头也不给了。而要想再等这么一次免费发套的机会,至少还要等一年。

 当今‮国中‬的‮孕避‬问题的重点并不在受过⾼等教育的城市人口上,因为这些人你叫他多要孩子他们都不愿意要。但是这不表明他们就不需要‮孕避‬知识了。而是为了“避免意外‮孕怀‬”更加需要‮孕避‬知识了。这些知识不是观念灌输,而是具体技术,就好比‮孕避‬的七种手段那样的具体技术。遗憾的是传授技术的部门和志愿人员都太少了。能上门服务的就更少了。

 我以为当今‮国中‬
‮孕避‬问题的重点在于未成年人,在于农村,在于城乡结合部人口,在于城市的底层人口[比如说建筑工地的民工,纺织工厂的外来妹],对他们来说既需要观念的引导,又需要技术的服务,遗憾的是针对这些“重点”的服务也太少了。有些地方的“重点”本⾝就是‮孕避‬服务的“盲点”

 当然了,片面強调有关部门做的不够也是偏颇的。计生部门有计生部门的苦衷,事实上计生部门一直在努力。

 很多计生工作人员就反映计划生育工作是天下第一难,这也不假,有时候计生人员想⼊户做工作,进不去。我就曾经和几位计划生育人员下到居民区,外地来的“超生游击队”在我市的一个偏僻居民区租了房子,计划生育人员要进屋,一个孕妇手拿菜刀将门封住,谁也不敢贸然⼊內。计生人员无奈只好“先撤”等到下午再上门时候已经是人去屋空,据邻居说这超生游击队的老爷们开个小四轮子拉着‮孕怀‬的老婆和仨孩子跑了。你说这计生工作难不难做?

 我本人就有和计生人员一起摸爬滚打的经历,所以对计生人员是非常钦佩的,问题是‮孕避‬问题远不是单靠某个部门和某些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

 一个有意思的事实就是,‮家国‬对计划生育工作是万分重视,在社区都设置了‮孕避‬用具免费发放点。我所在城市的社区‮孕避‬用具大多都归社区主任管,就放在社区主任家。我有个38岁的男同事说,他家就和社区主任家住对门10来年了,可从不知道对门就是‮孕避‬用具免费发放点,如今就算知道了,也决不去要。为什么不去要?因为不好意思。

 这不好意思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方面计生服务相对于‮民人‬群众⽇益增长的‮孕避‬需求来说明显滞后,一方面那些急需‮孕避‬观念和‮孕避‬服务的人又“不好意思”去问去了解去要技术要用具。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国人对‮孕避‬这事的认识就是个稀里糊涂。

 忧患篇

 对‮国中‬人口问题最早发出忧患的,是原北大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我最早对他有印象是因为有一个好新闻标题就是《错批马寅初误增四亿人》,马寅初可以说是“‮国中‬计划生育第一人”他的倔強也是十分出名的,尽管因为坚持自己的人口观点而遭受批判。但他始终不屈服,人格魅力和学者风骨令人钦佩。

 马寅初常对人说:“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之所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敢言,就更难,我就言人之所言,所不  m.mDUxS.cOm
上章 冰火激遇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