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VS郭敬明
韩寒是我十分喜

的一位年轻写手,作为同龄人,他的作品和风格更能让我产生共鸣。而对于郭敬明,尽管受一些负面事件的⼲扰,我对这位才华先横溢后又竖流的小四也并不讨厌。
他们同为80后写手(尽管韩寒不愿以年代划分写手群),所处的大环境及成长经历大致相同。在改⾰开放中长大,在社会转型中变化。对一些社会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只是韩寒更一针见⾎些,而郭敬明更內敛些。
相比起来,韩寒比郭敬明更成

、更冷静。在为文方面,韩寒所摆出的姿态是幽默和洞见,而且文风相对稳定,并不时变换表达方式以增加新鲜感;而郭敬明则文风多变,从《幻城》的优美伤感到《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搞笑悲情,塑造的故事意境180度大转弯。透过为文影

出为人,比较出他们的

格,在生活中他们应该都些纯真涩羞的一面,只是韩寒显得更实真,而郭敬明总让人感觉如梦如幻,始终逃不脫给人一种忧伤的孩子的感觉。
对于韩寒和郭敬明的愈显乐娱

,很多人都在批判,而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既能昅引眼球,又能增加新闻素材。对于韩寒开博客抒观点挑战世俗,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事实本来就存在,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去批判、去揭穿;对于韩寒出唱片,这是他的个人喜好,唱得好不好不要紧,重要的是人家有这么一个机会把自己的歌刻录出来,送给朋友也是一种纪念,你爱不爱听买不买是你的事;而韩寒开赛车绝对是他生命中的追求和爱好,那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需要很⾼的心理素质,这是韩寒不同寻常于其他写手之处。
至于郭敬明的抄袭事件,不是我为他开脫,这是一个误会。因为就本⾝而言,郭敬明的记忆力超群,模仿

好。我们可以想像他在写《幻城》和《梦》之前,是看了《圣战》和《圈里圈外》,结果无意中影响了他的思路,或者直接说他是有感而“发”不自觉地“借鉴”到了自己的作品中。郭敬明是很有才华的,新概念两次获一等奖不是吹出来的。只是造化弄人,这两次的“机缘巧合”让他出名的同时,又承受了大巨的庒力。他的拒不道歉是一种孩子般不服气的表现,其实It"snothing,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样一位才子加孩子的宽容,期待他有更本⾊的作品。
关注他们的读者都知道,韩寒和郭敬明在无形中是对立着的。韩寒心直口快,不时地拿郭敬明的一些丑事开涮;而郭敬明很少在公开场合评价韩寒,在出名之前也曾表示过喜

韩寒的为文和为人,后来在被韩寒抓住小尾巴受到“攻击”后就缄口不言了,看来已对韩寒心存芥蒂。至于韩寒的一些丑事,似乎到最后都转化成了一件件美事。除了和徐静蕾及金莎的诽闻比较刻意为之外,韩⽩之争和对⽩话诗的讽刺都成为一件件引起大讨论的严肃

话题。
对他们的新作《光荣⽇》第一季和《悲伤逆流成河》,我并没有进行系统研究,不能提出什么建设

的意见,只能简单说一些看法。《光荣⽇》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个小品的片段组合,事件发生得比较集中,也许韩寒把故事讲得更系统、更丰富些会更完美,期待他的下一季。《悲伤逆流成河》是郭敬明自己立独完成的作品,整体故事框架很完整,有放也有收,只是他可能要求太完美了,在一些环境渲染和措词方面显得过于雕琢和卖弄,希望他的下一部作品会更成

、更自然。
韩寒与郭敬明,说实话在我们80后这代人中都很牛祝堑呐W之处不同。他们作为文学界和乐娱界的一大焦点,实力相当,不同的是:韩寒是先抑后扬,郭敬明是先扬后抑,所以在名声上,现在的韩寒要好于郭敬明。但在图书销量上,郭敬明的市场做得比较成功,基本上每本都超过百万,可见他的作品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则难以忽悠起来,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韩寒除了《三重门》来势汹汹超过百万外,其他的均显后劲不⾜,尽管数量不代表质量,但可以显示出写手的力量。对韩寒的建议是:有时还是放下点架子做些宣传醒唤人们的记忆以促进销量,别跟钱过不去,尽管你们都挣得不少了。
m.mD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