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儿
如今的烧

烤鸭,想必都吃腻了。可那种在露天野地里烧制出来的“⻩泥烧

”可谓一绝,恐怕就少有人享用了。
那是读初中时,十三、四岁的年龄,正是淘气撒野的时候。嘻逐打闹、扎猛澡洗不过瘾,甚至发展到到地里去偷瓜摸枣,爬墙头偷梨摘柿子,弄得邻舍家百都闹心。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跟二狗、三孬三个人,去村边的小河里澡洗,刚洗完爬上河坡,二狗眼尖,一眼瞅见几步开外有一只大公

闲逛着,一时兴起,拾起一块砖头,猛砸过去,大公

扑啦啦当场气绝⾝亡。我埋怨二狗,不该下手太狠,让人发现怎么办?三孬反倒拍着手

呼雀跃,直嚷死了好,死了好,这回可有
野味儿吃啦。说来三孬跟二狗还真有办法,两人从⽔边挖出一些⻩泥,把大公

整个儿包进里面,裹了个严严实实。正当我莫名其妙之时,他们两人又像兔子似的,从不远处的柴草垛边,抱回一些木柴,这才把裹好的那只大公

放在木柴上,点火烧起来。我看看被火光映照着小脸通红眼睛贼亮的二狗和三孬,还直羡慕这俩家伙鬼心眼真多,不知这两个家伙用这种吃法吃过多少回

了。闻着扑鼻的香味儿,我也噤不住奋兴起来,用力咽着口⽔。一大堆木柴烧光了,大公

也烧

了。最后这才连泥巴加⽪⽑一起剥掉,露出烫手的一团嫰⾁。我们三个小家伙立时

呼起来。二狗和三孬一齐问我
野味儿香不香?我连连点头,香!香!以后还想吃吗?想!想!“鳖羔子们,慢点吃,别撑死,撑死了你爹你妈往哪儿找狗⽪?”可就在我们三人争争抢抢、吃的満嘴流油的时候,头顶好似响起一声炸雷,吓得我们面面相觑,手⾜无措。眼看一个五大三耝的女人,嘴里噴着唾沫星子骂着,手里拿


子,猛虎下山一般朝我们冲来。我们三人吓破了胆,就像兔子一样窜得没了影儿。谁知第二天一大早,那女人就找上门来,堵住门口大吵大叫,要我们赔她家的大公

。我吓破了胆,躲在屋里不敢出来,⺟亲陪着小心说尽好话也没用,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那女人抱走了我家那只下蛋最勤的芦花

。⺟亲心痛的掉了泪。想想看,全家油盐酱醋的开销全都指望着的芦花

没了,挨一顿揍那是逃不了的。至今想来,庇股还似乎隐隐作痛呢。
说来⻩泥烧

那种野味儿,不加佐料,没盐没油,照样吃的津津有味,満嘴流油。想想后来吃到的刺猬⾁,更是一绝。
转眼到了秋天,放秋假了,⽗亲特地跟老秋队长打了招呼,让我到队里⼲一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儿。小小年纪,能⼲什么呢。好,那就跟上新社护秋吧。
护秋,可真是一桩好营生。每天,我跟在新社庇股后面,就像新社的影子,四处转悠,看护庄稼。吐着红穗儿庒弯了

⾝的火红的⾼粱,⾼⾼的⽟米,矮矮的地瓜,幽深的棉花地…満坡的好庄稼。走累了,新社就坐在树荫下,一会儿看蚂蚁上树,一会儿眯着眼打盹。我就在草丛里逮蚂蚱,见一个逮一个,一逮一大串。新社见了,随手抓把草,捡点儿⼲柴,点火烧蚂蚱吃。吃蚂蚱不过瘾,新社就拔两把⾖子,点火烧起来,一阵青烟袅袅,劈劈剥剥,那就

了,一个一个,捡着吃,咯嘣咯嘣,香着呢。
有天晚上,月⾊溶溶,秋虫唧唧,万籁俱寂,我跟着新社来到村前的棉花地巡视了一番,见没啥动静,我俩就原路返回,正走着,忽听路边草丛里传出一阵声响。“刺猬!”新社低叫一声,顺手将铁叉伸进草里,果然挑出一只刺猬,黑乎乎的一团。新社蹲着,卷了一只旱烟,叼在嘴上,昅了几口,然后起⾝拍拍手,扔出一句,今晚,可有野味儿享用了。我还没反应过来,新社就抱来几捆⽟米秸,点上,挑起那只刺猬往火里一扔,刺猬带着火苗跑出来,再扔进去,直到不能动了。火光映红了新社的那张黑红脸,新社烧着刺猬,可我的心里直哆嗦。刺猬呀刺猬,浑⾝是刺,怎么下得了口呀。以前就听人说,新社什么都敢吃,什么长虫、蛤蟆、⻩鳝,就连老鼠都敢吃。
不知过了多久,反正一大堆⽟米秸烧光了,火堆上,只留下一团黑乎乎的疙瘩。新社把黑疙瘩扒拉出来,扒开来,一股很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新社随手撕下一块,递给我,我并不敢吃。胆小鬼,新社笑笑,填嘴里嚼着吃起来。吃一块,撕一块。除去內脏,除去外⽪,看看吃得差不多了,还给我留下一条腿。我见他吃的如此起劲儿,自然也就没什么顾忌,也放心地吃起来。就是过去多少年以后,我的

齿间,似乎还留有刺猬⾁那特有的香味儿呢。
如今,对于吃,人们吃出了新花样,吃出了新招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飞禽走兽,似乎没什么不能吃的,吃野味儿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据说就连鳄鱼⾁、果子狸、青蛙⾁、蛇⾁、猫⾁也堂而皇之地上了餐桌,受到美食家们的青睐。不过好歹那并不是普通人的习俗,像我等之辈,还是以五⾕杂粮为生。认真地说,野味儿虽好,但不宜多用,还是节食为佳。有资料表明,几乎所有野生动物体內都携带病菌、毒素和寄生虫,这对那些饕餮之徒,无疑也是一种警醒。如此看来,还是要管住自己嘴巴的。
m.MD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