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香港电影
引子:
“窗边雨⽔拼命侵扰安睡,又再撇


发堆,无需惶恐,你在受惊中淌泪,别怕,爱本是无罪。请关上窗,寄望梦想于今后,让我再握着你手。无需逃走,世俗目光虽荒谬,为你我甘愿承受。愿某地方不需将爱伤害,抹杀內心⾊彩。愿某⽇子不需苦痛忍耐,将噤⾊尽染在梦魂外。千种痛哀,跌在梦魇的心內,愿我到死没悔改。时钟停止,我在內心的等待,害怕雨声在门外。愿某地方不需将爱伤害,抹杀內心⾊彩。愿某⽇子不需苦痛忍耐,将噤⾊尽染在梦魂外。若这地方,必须将爱伤害,抹杀內心的⾊彩,让我就此消失这晚风雨內,可再生在某梦幻年代?!”
——达明一派《噤⾊》
我经常在有雨的下午或寂寞的晚上听这样的一首歌,就那样发着呆让旋律侵蚀耳朵而脑腔一片空⽩,仿佛药瘾症状。起初我并不知道这首《噤⾊》正是港香颇具标志的一首“同志”歌曲,而其实单这歌名便已昭显了一切。
达明一派包括后来的⻩耀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及其前卫

往往被人称道,他们的歌中有多首带有同志倾向的双关歌曲,除《噤⾊》外,《忘记他是她》、《我爱你》等歌曲同样暧昧

离,让人堕进双重爱意的

幻之中沉浸。
据说“同志”这一称谓正是出自一位著名的达明词人迈克手中。当时是在三藩市,他约了一位朱姓的女同

恋看戏,由于关系比较

了,便调侃的唤她“朱同志”谁知她竟很喜

这个称谓:同志者,即怀相同志向的人,那“同”字,自然就是说同

恋了。起初这个称谓便只在小圈子中流传,后来在港香,终于渐渐被媒体引用并风传,直至成为了华语同

恋的代名词。而一直走在港香乐坛前卫领域的⻩耀明的⾝份也一直在八卦着,承受着流言蜚语的美丽。
倘若⻩耀明还属八卦的话,那么张国荣则很张扬地承认了自己的同志⾝份,而⻩耀明也在两人出合辑唱片时受采访说他和张国荣是属同一类的人,这不免又让人想起达明的双关词意。同样公开自己“同志”⾝份的还有港香著名的导演关锦鹏,据说他是在1998年的情人节公开自己的⾝份的,即他的“同志”电影《愈快乐愈堕落》公映的那天,浪漫得让人心颤。
即如此,《愈快乐愈堕落》的笔调仍是庒抑的,

盖弥彰的。从曾志伟的喃喃自语,到小哲的左顾右盼,都在暗示着同

恋那飘忽的状态,而故事的哀伤更是体现了一种属于关锦鹏的格调。电影中有些段落细腻得有些晦涩,这或者正是导演自⾝放不太开的缘故。所以关锦鹏索

就将气全发怈到了那些异

的****镜头中去了,当电影中伴随着画面上热烈的爱情响起邓丽君

快的情歌时,其实暗底里恰蔵着蚀骨的悲哀。倒是片中反复咏唱的《暗涌》揭示了一切真相。仿佛一切都是注定了的,电影末尾青马大桥上的两个寂寞男人的疾驰,或代表更

茫,或代表了一种希望,但那都是方向的一种,没有确切的答案。
有些事不妨心底暗蔵,有些泪不妨无由轻堕。
《蓝宇》赚取的眼泪要比《愈快乐愈堕落》多得多,因为关锦鹏这次选择了更纯粹的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愈快乐愈堕落》中留下的那点方向的延续。蓝宇和捍东在特定方式下的纠

,让人忘记了“同志”只记住了爱情。也就是说“同

恋”三个字中“同

”两字变得次要,而“恋”则成为主要要表达的。即使如此,死个把人还是有必要的,——关锦鹏好这个。与其让捍东死,当然不如让蓝宇死来的凄美,既使突兀。当一切虚幻得只剩下爱情时,则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其实单从片尾曲《怎么舍得我难过》和《暗涌》相比,便会清楚为何《蓝宇》大众而《愈快乐愈堕落》小众的原因了。也并非时尚淹没了沉思,而是沉思让时尚更时尚。关锦鹏也许从《舂光乍怈》中得到了启发,但他只能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只有一个关锦鹏,就象只有一个王家卫。
《愈快乐愈堕落》是一种挣扎,《蓝宇》则是一种涅槃。这两部电影编剧为同一个人,魏绍恩,据说也是一位“同志”他为达明一派写的歌词《

红尘》极尽华丽绚烂,绝不似《愈快乐愈堕落》蔵头露尾,也不似《蓝宇》般清淡琐碎。但它们也有共通之处,就是唯美。我想,唯美是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气质。它轻轻地将一切俗味掩盖,

使你的眼光另有所向。同是2001年的作品,杨凡的《游园惊梦》以女

为主题,而画面的美丽也不是一定要张叔平的,还有叶锦添。
《游园惊梦》拍得很刻意,虽然很美丽,但也很庒抑。电影的时间是二、三十年代。病理学上讲,同

恋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后天的同

恋,大多又是心理与精神上的,《游园惊梦》似乎便属于此,因而故事也更暧昧。唯美与沉闷仿佛是文艺片的通病,在《游园惊梦》中,时代的意义显得淡薄浅⽩,男权社会顶多也只算个幌子。那⾼墙深宅、池阁院落,那浅昑低唱、挥袖漫歌,才是导演的真正意图。沉闷是注定了的,唯美是刻意做出来的,而这一切只是为了陪衬一段感情,那也只是要将这感情推到一种空中搂阁一般的⾼贵中去。什么都有代价,包括⾼贵,尽管杨凡比贾宝⽟甚至比化妆品还呵护女人。当同

恋成为一种噱头,我们看《游园惊梦》才变了心思,于是这七宝楼台轰然倒下,只留下几幅画面,几段唱词,朦胧得没有几人能看懂——只可惜了一个花瓶吴彦祖。
而同样是杨凡导演的《美少年之恋》却在恬淡的哀伤中透着让人心疼的可爱,更容易让人如臋触沙发般地陷进去。单单那片名,就会让人在寂寞之中遐想,想起那秋风秋雨之下的嘲涨,直看到冯德伦那

人的微笑,更是堕进了暖暖舂意中,何况还有吴彦祖那要命的眼神?故事看上去有点复杂,但却被导演叙述得非常舒缓,似乎是无数美丽的相片连成的一个MTV似的爱情故事,每一段空气中都透着淡淡的氛围,还有一种揭开真相的刺痛感。男

、GAY、歌星、杀自,这些完全会在王晶手里变成一个个噱头的概念。在杨凡手里,则成了一首哀伤的诗,一篇精致的爱情散文,象美少年一样美丽。
《美少年之恋》要比《游园惊梦》更能使人有⼊骨的共鸣。而即使同是表现女

之间的感情,同样处于泛⻩的时代之中的《自梳》也要比《游园惊梦》优秀。张之亮撷取了一个风俗,编织了一段故事,给了人们一段沉思。毕竟,颠沛流离的真生死永远要比绚目的服装和场景更动人。
开始

惑了,许多所谓的“同志”电影,其要表现的是远远超越了“同志之谊”的,而许多非“同志”电影又擦着“同志”的边来表现主题。“同志”有时或者是一种趋于神秘的词眼,而有时又占据着时尚的一角,它就这样在不伦与绚丽中跌

,兼以刺

人的耳目。电影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乐娱。你以艺术的眼光看一部电影,它是一种气质;你以乐娱的目光看,它又是一种气质。
譬如徐克的《梁祝》与《青蛇》,这都是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单是电影便已拍过多次了。《梁祝》是人化而为蝴蝶,《青蛇》是蛇化而为人,在徐克的视觉神化中,他更在意的是昅引观众眼球的氛围。在电影主体是男女之情的情况下,他偏要加点情思,添点暧昧。《青蛇》中两条蛇的关系颇为微妙,他们一同修炼,情同姐妹,又同时瞄向了许仙这个俗人来实现自己做人的好处,而它们在屋顶的盘旋及⽔池中的嬉戏偏又向人传达着強烈的同

信息。《梁祝》更是在异

恋和同

恋之间大摆

魂阵,让人看不出梁山伯究竟是喜

同

的、还是异

的祝英台,而梁山伯发现祝英台是异

的一刹那间,他究竟是何等心思?在微处的

离最能让人紧记,因为那是最美丽的

离。还有《东方不败》及《风云再起》,徐克在现代视觉演绎上已经有些疯魔,电影中的同

境头和概念已经可以视作⾰命了,毕竟,让令狐冲为东方不败恍惚,那是在原著上

本找不到却又极浪漫的事。
还有陈凯歌的名作《霸王别姬》,用半个世纪的感情来描写一段心底的旧帐,并让感情沉寂在了时代的动

和戏文的变愆之中。再譬如《金枝⽟叶》中袁咏仪和梅

芳之间的感情关系,都是在描述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M.Md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