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帝内经 下章
第五十一篇 刺齐论
  

题解

 
 刺,针刺;齐,辨别。本篇重点讨论了⽪、⾁、筋、脉、骨不同病位的针刺方法;依据各种不同的病位,施以不同的针刺深浅程度。如果违反了针刺的原则,就会损伤其它部位,给病人造成痛苦。

 原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六卷。

 ⻩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刺⾁者无伤脉者,刺脉者无伤⽪,刺⽪者无伤⾁,刺⾁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①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 ,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者,至⾁而去,不及筋也。刺⾁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也。刺脉无伤⽪者,至⽪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无伤⾁者,病在⽪中,针⼊⽪中,无伤⾁也。刺⾁无伤筋者,过⾁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②谓反也。

 注释

 
 ①而去:此处指停止针刺。

 ②此之谓反也:这些就称为违反正常针刺原则。

 译文

 
 ⻩帝问道,我想听您讲一讲如何掌握针刺的浅深程度? 岐伯回答说,针刺骨的,不要伤害了筋;针刺筋的,不要伤害了⾁;针刺⾁的,不要伤害了脉;针刺脉的,不要伤害了⽪;针刺⽪的,不要伤害了⾁;针刺⾁的,不要伤害了筋;针刺筋的,不要伤害了骨。⻩帝说,我仍然还是不十分明⽩,希望听您详细地解说一下。岐伯回答说,所谓针刺骨就不要伤筋的,是说病在骨应当针刺到骨,不要只针刺到筋,就停针或出针。所谓刺筋不要伤⾁的,是说病在筋应当针刺到筋,不要只针刺到⾁,就停针或出针。所谓针刺⾁不要伤脉的,是说病在⾁应当针刺到⾁,不要只针刺到脉,就停针或出针。所谓针刺脉不要伤⽪的,是说病在脉应针刺到脉,不要只针到⽪就停针或出针。所谓针刺⽪肤就不要伤⾁的,是说病在⽪肤之中,就不要再深刺伤⾁。针刺⾁不要伤筋的,是说刺⾁太过,就要伤损及筋。针刺筋不要伤骨的,是说刺筋太过,就要伤损及骨。这些都称之为违反正常的针刺原则。

 m.MDuXS.cOM
上章 黄帝内经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