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浯溪碑林
在古老的永州城里,有一句俗话“楚南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浯溪碑林,可以称得上是永州众多名胜古迹中最幽深最厚重的一处。
浯溪碑林,静静地驻守在永州市祁

县城南的湘江边上,満目的青翠恰是一首蕴藉深邃的古诗。左侧是湘江,江⽔载着渔船上可溯至衡

、长沙,下可飘往永州、广西。右侧是县属⾼中--陶铸中学,为纪念伟大的产无阶级⾰命家陶铸而建。在它的大门前面100米处是一条

通要道——322国道,每天有数不清的各地汽车自那里南来北往地飞驰而过。
浯溪碑林,本是一座无名小石山,树木丛生,荆棘満地,

石林立,兔走狐蔵,

本没有什么石刻。它的名字因唐代文人元结而得名。千年之前的元结,有着和柳宗元相似的命运,被贬至永州的道州(现在的道县)做刺史。轻舟过浯溪,看不尽这里树的灵气,⽔的秀美,石的苍劲,路的逶迤,举家来此开溪园,垦菜地,筑石渠,修石径。从此,世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浯溪”最原始的容颜。元结隐居浯溪后,便开始在这里写文章,刻石刻。而由他撰文,再由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摩崖上镌刻的《大唐中兴颂》则是开创浯溪碑林盛名的第一块石刻。此后,各地文人墨客,名公巨卿纷纷慕名而来,赋诗题字,镌刻上石,一千二百多年的累积,浯溪的石山上,悬崖间,小溪畔,林林总总,便到处都是石刻,就像是散

的一部天书,默默地在苍茫大地上划出了一道道喧嚣的历史痕迹。
从大门进去,宽阔的大道两旁是对称的⾼大侧柏树,正前方是陶铸铜像及其⾝后苍翠蓊郁的山林。自山林的右侧鹅卵石小径进⼊林子,弯弯曲曲的小径向深处匍匐潜行。两边的树是清一⾊的细枝细叶,长长的枝叶自树梢悄然垂下,相互

络着,不像是树,更像是青藤。风儿轻轻吹过,怡然自得地摇曳生姿。地上石

里,缕缕藤萝随地蔓延,一丛丛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其中,越发增添林子的轻柔秀美。这里有着浓郁的不经世事的纯自然气息。若是再在上面惬意地躺一下,坐一下,闻闻花香,听听鸟语,将所有的人世尘埃纷纷拂去,你会油然而生返朴归真的感觉。
林子的深处,靠近湘江的那一边,几座小亭在郁郁葱葱中笑看轻舟飞过。
最前面的是抒怀亭,坐在抒怀亭里,眼前是一丛接一丛,一簇挨一簇的

舂花藤。若是舂天来游浯溪,你可以坐在这里一边看繁密的犹如大巨花带的⻩⾊花藤,一边听亭子下面的湘江⽔拍打岸边石头的声音。透过绿⾊的枝叶的细

,你还可以看见江面上来来往往的渔船,挖沙船悠然划过。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灵会特别的静,感觉会特别的温馨。
再过来,就是建在巨石上的峿亭了。它的地理位置很⾼,仿佛临空而立,我们需要爬上一个小坡才能到达那。那里是浯溪碑林里最佳的观赏城区和湘江风光的地方。亭子是八角形的,顶上是一个莲花形的造型。虽然年代久远,⾊彩依然很鲜

,据说这里是元结邀友聚会饮酒的地方。亭外,视野很开阔,没有什么树遮挡视线。步出亭子,脚下踩着的是一块平整,但稍有点倾斜的斑驳巨石,伏在栏杆上看江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湘江大桥横跨在江面上,承载着来往的车辆,桥下是凌凌的⽔波载着船儿,浩浩


地涌向天边。对面的祁

城尽现眼底。空旷深远的天幕下,远处的山、田野,近处的房子、铁塔,以及岸边葱郁的树木,浅⽩的沙滩,走动的人们,一目了然。走累了,站在这里看一下风景,有说不出的快意和轻松,心生无限感慨。
过了峿亭,山路渐渐陡峭起来,石刻渐渐多了起来。一块块,一点点,虽然小,却也珍贵。沿着石山辗转往前拐,几乎每走一步就有一块石刻,或诗或句,或赞或感,一块挨着一块,密密⿇⿇地铺在两旁⾼耸的岩石上,

石堆里。那就到了碑林的集中地——三绝堂。三绝堂是《大唐中兴颂》的所在地。厅堂共有两层,依崖而建,飞檐⾼翘,由八

石柱支撑,有的亭柱还伸⼊了悬崖里面,这在当时的建筑里是很少见的。而所有的石刻都是围着三绝堂里的这块闻名遐迩的石刻而设。它有三绝,文绝(元结文),字绝(颜真卿字),石绝(石刻所在摩崖自然天成),故此亭叫三绝堂。“大唐中兴颂”巨碑几乎占据了厅堂的一堵墙的面积,已有1228年的历史了,所刻內容为安史之

后的大唐现状,具有很⾼的史料价值。由于风霜雪雨的侵蚀,碑面已经有点模糊了,但颜真卿的字迹还清晰可辨,依然严正大方,苍劲有力,壮阔雄浑,是国中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在石刻的左侧悬崖上“浯溪”两个大字屹然石上,旁边还有一个鬼符般的字样大石刻,让人看不懂,引得游人互相猜测,却无结果。此外还有许多的小石刻,如皇甫湜的,王庭坚的,米芾的,何绍基的,及其他文人墨客的诗词手迹。在石刻的右侧,已靠近江边了。站在堂前,仰望悬崖石刻,一道四字大石刻“圣寿万年”自岩顶落下,每个字都是一米见方的,字迹庄严苍劲,赫然在目,是那么的⾼,那么的大,令人不噤怀想当年的石刻情景该是怎样的艰难和持久!旁边的另一块石刻上是一个多样的小“寿’字,虽说小,也有半米宽左右,字体是圆形图案组成的,很别致,很奇特。此外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石刻,有隶书,篆文,正楷,行书等等,所有书法字形,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组成的碑林,真所谓“摩崖诗海”一点都没说错。我们伟大的劳动民人,该是怎样的一个智慧与勇敢者的化⾝!然而,不能不说,浯溪的石刻由于自然及人为的诸多原因,现已开始脫落,模糊。长久下去,碑林将会消失,诗海也会枯竭,真希望这种担心不要变成实真,我们绝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三绝堂的右上侧是草坪和浯溪,坪地里立着元结和颜真卿的⽩⾊塑像,他们互相靠着,一站一坐,须发飘飘,神⾊泰然,似乎在谈论着什么,溪⽔自他们⾝后潺潺流过,

快地奔向湘江。回想元结,他虽然仕途也并不顺心,但他比柳宗元平静,灵活,因为一篇《大唐中兴颂》,他终于还是比柳宗元要幸运,这是历史的不同。也因此,浯溪的历史不曾带有太多的伤感⾊彩和悲剧命运。这是永州的一点庆幸,让游人们在游浯溪的时候可以带着淡然的心情快乐出游。
记住永州,记住浯溪,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景区,更是一块天然书法园,有的是艺术,有的是史迹,绝对令人爱不释手。
m.mDuxS.cOm